白鹭高飞

王尚桐

在小昆山的乡道上散步。乡道平直,两旁水杉高耸挺拔。抬眼望,看云天相接处云卷云舒,看白鹭飞起又落下,看白了头的芦苇,在风中飒飒……一派静好的乡居图景,飞翔的白鹭淡安与悠然,白鹭成了心境中的一个物象。不由想起了杜甫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远景的描述。

我行走在走马塘河边,近景看到了几只白鹭。雪白的羽毛,双腿细长,弯曲的长颈,移步轻缓,体态优雅,性情不急不躁。伸长头颈四处张望,看是否有“敌情”。我与白鹭近景,拿出准备留个影,但还没等我发出任何声响,几只白鹭鸣叫着先后飞走了。看来白鹭小心机灵,一有响动就振翅飞离,这是它们的天性。

但是,白鹭也有豪横的高光时刻。春日,万亩水稻田里,几辆拖拉机正在水田里翻耕,隆隆的机声不绝于耳。此时,机后黑泥翻滚,水波荡漾,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群白鹭紧跟拖拉机,上下飞翔盘旋或长腿驻立,不停地在泥里啄着什么。

真是难得,眼下还有如此好的场景,我驻足稻田边,紧盯这群白鹭伴“铁牛”的喧闹场景,正是久违了。

我常想,白鹭应是怕惊的飞禽,为何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一点也不惧怕,大有“白鹭伴飞喜耕田,我恋水田不上天”的感觉。在的上,看到这样的景色,就有了另一番意境。

这次看到白鹭在机耕的轰鸣声中,集聚水田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了。白鹭像在战场上发起了“冲锋”的战士一样,一改它们固有的特性,个个成了英勇的战士,拖拉机耕到那里,它们就紧紧跟到那里,死死不肯脱离。这不得不让人承认,人与生态和谐关系演绎得如此精彩。白鹭在水田里觅食,定是有蚯蚓小虫之类可食的东西,现在水田被翻开了,泥地里的小动物暴露在外,它们便勇猛上阵了。原来“大餐”之下,也有勇夫。

同样的场景,又出现在金风送爽的。收割完稻谷的万亩稻田里,拖拉机又开始了秋耕。仿佛白鹭与“铁牛”有个约定,机身隆隆一响,白鹭定准时赴约。拖拉机驶过,沃土翻了个身,白鹭紧追的,寻觅昆虫越冬。高远的,阵阵,把撕成缕缕白羽状,伴着高飞的白鹭身影,你分不清哪是白鹭,哪是。

白鹭有大、中、小三种体型之分,小昆山看到的这种白鹭定数“小白鹭”之类。它们常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喜食小鱼、蛙、虾等。白鹭,小昆山人又称为“放牛郎”,这是个极妙的比喻。

听小昆山讲,孩童骑牛放牧十分常见。夏季乡民常牵牛到滩涂割“秧草”,让牛去的原因,是让牛拖大木耙,把割下的秧草运下来。午饭到了,牛主人会把牛牵放到一边,让牛地吃草,这时候,会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羽白鹭扇着白翅飞来了,稳稳地落在牛背上。它环顾四方,大大方方“骑”在牛背上,俨然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放牛郎”。

牛是大型食草动物,但白鹭能大着胆子“骑”在牛背上,是因为牛身上有牛蚤,这理应也是白鹭的美食。你看它用长喙左啄右啄,有时还用长腿轻刨,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白鹭与牛为伴,而牛能有白鹭为自己“捉蚤”,是件巴不得的好事,头不摇,尾不甩,安静站在那儿,任白鹭在自己身上“肆虐”,就像人被人挠痒痒一样的舒服。直到牛主人牵了牛,号称“放牛郎”的白鹭才依依不舍地飞离。

有着丰厚内涵的小昆山,白鹭来了,成了小昆山的一道美景,也为小昆山增添了一点诗意。河道清澈,林地翠绿,一年鸟语花香,难怪白鹭迷恋于了。

了,天蓝云白,静静驻足于走马塘河道旁,白鹭高飞,望着它们轻盈曼妙的舞姿,仿佛望着白鹭里全部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