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河纪事二六0
山地种麦短章
文生
国庆节,孩子他娘和孩子一家回村了,老文一家团聚了。现在孩子们出去玩了。老俩口在边做家务边聊山上的麦地。
(一)
孩子他娘芸说:家里乱的和猪圈一样,也不好好收拾收拾。
老文说:老芸呀,这样也就可以了,这一段时间,地里忙的狠,好不容易玉米收回来了,马上就种山地的麦。
老芸说:俺有这么老么?叫俺小芸。
老文说:没叫你俺家里的、孩他娘、喂就不错了。
老芸说:俺不高兴。
老文说:按老习惯已经是抬举你了。大老爷们才能称老。
老芸说:所以你得叫俺小呀,女人么,不怕年龄小。
老文说:行,中,好,以后就叫你小芸芸,只要你身上不起鸡皮疙瘩。
老芸说:不会的。人家嫁给你时是水灵灵的,给你养了儿子,又照顾你孙子,现在成了老黄瓜了,你看城里的,那一个不保养的好好的,俺要求你这样,不过分吧?
老文说:不过分,小芸好,芸芸好,小芸芸好,我的小芸芸好漂亮。那天赶集买身新衣裳。
老芸一笑,说:这还差不多。
(二)
老芸说:你在家种地辛苦。
老文说:不辛苦。
老芸说:山地上种麦也不赚钱,来不及的话,明年种别的吧。没雨水愁,雨水多了也愁。
老文说:你到城里住了才几年,就不种庄稼了?听老辈人说,只要不上冻,只管种,多下点种子就中。
老芸说:也不能太晚。也不缺那点粮,怕你累坏了身体。到时收不了多少,怕你气坏了身体。
老文说:不会的,俺是农民,有地不种心里不舒服。
老芸说:以前你在外打工,家里没劳力,又不象现在有那么多机器,你知道不知道,我在家里伺候庄稼多累?怕了。你打工前几年还想办法回来收夏收秋,以后就不回来了,让我一个妇道人家面对那么多地,多难?俺实在不想种地了。
老文说:来来回回累人不说,钱也亏的厉害。把钱打回来,是让你雇人收庄稼,大家都省事儿,一举多赢,可是你舍不得雇人。那时俺就想让把地让给别人种。
老芸说:小时候受到的教育,雇人是剥削。一年到头过年才回来,平时家里没人,有个头痛脑热只能自己抗着。
老文说:孩子们都在家。
老芸说:他们忙着上学,到城里上学后,礼拜天也不回来。
老文说:小芸芸你辛苦了。这回在山上种麦子,我去吧,你就在家息着,收拾家。
老芸说:你这是在挑肥捡瘦呢,看家里乱的,收拾家比在地里干活还累人。
老文说:俺帮你。种麦子急也没用,种也不需要多少时间。
(三)
老芸说:家里的面不多了吧?掏点麦子磨磨,带些回城里。
老文说:好。把麦子筛筛,然后到小电磨上磨,不耽误回城。
老芸说:中,现在就掏麦子。
老俩口掏麦子。
老芸说:麦子这么脏?不洗洗那能吃?洗洗吧。
老文说:筛干净就可以了。
老芸说:咱家的麦子放在那里?
老文说:麦子都掏出来了,还问?当然在家里。
老芸说:不会有老鼠吧?
老文说:不会,是铁皮仓。
老芸说:记着以前是把麦子放在面粉厂。
老文说:现在大部分麦子就地卖了,自家吃的,放在家里,随吃随磨。
老芸说:自己磨的放心。
老文说: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过去,人们会将粮食囤起来,起码囤它半年,到新麦上市。许多人家里不存麦子了,不划算,经过多次劳动才能使麦子变成面:储存—淘出—计量—拉到面粉厂—换成面—拉回家,太麻烦,而且囤粮还要小心,弄不好会鼠咬虫啃,所以麦子打下来后,人们直接就地卖了,吃的时候去商店里买现成的白面。
前些年,人们是把麦子存到个人办的面粉厂,到时记帐领面,现在不这样做了。曾有面粉厂说倒闭就倒闭了,人们存在里面的麦子都瞎了,所以人们不敢在面粉厂存麦了,直接以麦换面。面粉厂也不存麦了,现在麦价变化大。只有讲究的人家,还用老办法在家里存点麦,吃放心面。咱穷讲究。
老芸说:小钢磨磨的面好,头道面比什么麦心面还白,二道面有点发黄,可真的是好麦面,三道面就有点黑了。
老文说:知道,二三道面才是有营养的好面,前些时查材料,上面说,麦心面有毒,麦肤子解毒,所以精白面没有标粉好。
老芸说:麦子洗洗吧。
(四)
老俩口一面洗麦也一边聊。
老芸说:现在的白面,白的怕人,是增白剂搞的。
老文说:白面白面,不白卖相不好,现在人们都是看面子。有经验的人吃标粉,看里子。
老芸说:标粉,商场上不多见。以前吃不上白面,以为越白越好。
老文说:咱石林黑塔村可以说是小麦产地,以前生产队时,能吃一回白面饭成为奢望,主要是征购粮以小麦为主,交了公粮后就没多少了,现在是白面天天吃。
老芸说:以前吃面时,里面还要掺点别的面。
老文说:没法子,白面不够吃。现在好想,做一回?
老芸说:吃玉米面窝头时,里面掺了白面。不掺白面不成形,不过不多。
老文说:那叫改善生活。
老芸说:现在反过来了,白面里面掺上玉米面、红薯面叫改善生活。
老文说:小时候的生活苦。
老芸说:老辈人认为比解放前好多了。虽然白面吃的不多,但能吃上粮食,不用半年糠菜了。
老文说:记着上学时,学校还要求家里煮糠菜饭,忆苦思甜。
老芸说:好吃不?
老文说:不好吃,那会儿糠菜是猪食了。
老芸说:那时我们的胃口已消化不了解放前的食物了,让现在的人吃我们过去吃的东西,也是这样。
老文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
(五)
老芸说:麦子洗好了,凉开了,吃什么饭?
老文说:吃面,包皮面。
老芸说:包啥面?
老文说:红薯面、玉米面都中。
老芸说:你去挖面,俺做。
老文说:好。
老芸说:平常你吃什么?挂面?
老文说:唔。
老芸说:你在村里很快活吧?很多你这样年纪的人,心里想的是孩子老婆不在身边,自由自在,每天没啥事,就在村里和人们聊天,卖弄你的学问。
老文说:不这样啥办?俺想和你说话,你不在身边。
老芸说:孙子大了就能回来了。
老文说:俺在家种地,种笨地,养鸡,养笨鸡,让你们能吃上笨鸡蛋、土粮食。
老芸说:孩子们真是在福中不知福,说回家拉粮菜蛋还不顶油钱。
老文说:不是钱不钱的事,是亲情。希望你们多来。
(六)
老芸和面,说:粮食够吃就行了。地里的活太累。
老文说:没事,不种地才累人呢。再说,大活儿机器干了,人呢,只是干点小活儿。
老芸说:记着以前你说地让别人种。
老文说:还不是看你一个在家种地累。
老芸说:你看看人家,到城里找活干。
老文说:你不是说要让孩子吃到山里的土货么?要不俺到城里找工,工地上干大工没体力了,干个小工也能一天一百多呢。
老芸说:不中,你累病了,挣多少钱也都填了窟窿。在家老实实的,看你的书,上你的网,聊你的天,就是别花花肠子。
老文说:还是多少种点地吧。虽然不赚钱,只挣个口粮,也比不种强,有时间打个小工,也挣点小钱。
老芸说:这样也好,逢年过节家里人还能都在一块。
老文说:俺还是去外面和人家聊天吧,一会儿你就唠唠叨叨男人挣不来钱。
老芸说:年轻时好这么说,现在想来有点后悔,早明白就好了,一家人在一块,才是挣了最大的钱。
老文说:你现在明白了,很多人还不明白,还在抱怨。
(七)
老文说:做菜时少放点油。
老芸说:以前缺油,连棉籽油也不多,那时多希望菜里油多。现在油多了,要菜里少油了。好日子是个双标?
老文说:你也知道双标?词儿不能乱用。好象不适当吧?
老芸说:现在人们说好多国家喜欢玩双标。
老文说:词儿不能乱用。不过,好多人认为好日子是分了地之后才来的。
老芸说:政策好才是好。
老文说:其实是水利、品种、化肥上来了,加上政策好,才使粮食上去了。要不,合作化以前也是单干,不也没有填饱肚子?
老芸说:现在,地越来越贪化肥,水利也没有以前好了。
老文说:是呀,水利没有以前好了,旱地比以前多了。以前种了麦子后,就是大修水利,修水利也让人学会了建筑。你上过水利工地么?
老芸说:没有。
老文说:可惜了,俺记着工地上有好多男女认识了。
老芸说:你在工地上认识过人?现在还想人家?
老文说:没有,没有,那时俺小,还不懂事。
老芸说:你是在瞎说吧。
老文说:真的没有。
老芸说:谁信?你身上臭臭的,离俺远一点。
老文说:到城里才几天就嫌弃俺了?老人家说,身上出过臭汗的人才香呢。
老芸说:少种点地吧。
老文说:种的地也没多少。
老芸说:只会种地的,想把别人的地流转过来。地能转出去。
老文说:变数太大。不是农户随意收地,就是承包户不愿种了。前些时还有人说,想去新疆呢,到那里,一人三十亩,一家至少上百亩,种这么多地,可以和打工相比了,一家人又在一起。
老芸说:他们啥不去东北,那里的地好,老早以前,老辈人去东北的不少。
老文说:我想他们说说而已。这里虽然种的地少,但有打工的机会,那里应该不多吧?也差不多。
老芸说:一家人种上百亩地的话,那村里还有多少人呢?
老文说:现在的情况是,农民只有多种地才能过上好日子,可是能多种地不容易。
(八)
老芸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孩子他爹,俺和你说,山下的地种麦子,山上的地种别的吧。
老文说:种啥?
老芸说:红薯、小米。以前,种过棉花。
老文说:现在人们每年一回麦子一回玉米了,种起来省事。只有老把式还种红薯、小米,棉花没人种了。
老芸说:以前俺种棉花赚了不少钱。
老文说:种棉花很辛苦,虫子厉害,老打药。
老芸说:棉花利大,当时有个广告,说一亩棉花挣一台彩电。
老文说:那时候棉紧。
老芸说:现在新疆棉上来了,竞争不过。记着还有人去新疆摘棉,一回下来,能挣一万多。
老文说:辛苦钱。
老芸说:现在人挣不上了,用机器收了。
老文说:集中种才好,分散种太累人,所以人们希望田能集中。
老芸说:难,慢慢来吧。
(九)
老文说:面赶好了,你切。给你说一件事,咱们国家,能将水和二氧化碳变成淀粉了。
老芸说:啥?能人造面粉了?
老文说:早着呢,是淀粉。从实验室到能大规模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老芸说:这么说,将来面就更便宜了?种地更不合算了?
老文说:主要用在工业上,人吃的,还是土里生长出来的粮食。
老芸说:还得辛辛苦苦种地呀。
老文说:以前有幻想,麦子长在树上,能省下许多事。
老芸说:象果树那样嫁接。
老文说:这不中,一个木本,一个禾本,接不到一块。要是能,人家早就做了,还用咱们说?前不久去世的袁爷,也有这个想法,想让水稻长的象树一样。
老芸说:让水果、干果能面粉化就好了。
老文说:还是能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淀粉靠谱。
(十)
老芸说:咱们吃上面了,不说这些不着边际的事了。该给孩子们准备饭了,傍黑(傍晚)孩子们回来了,吃什么呢?
老文说:这么早?做烙饼吧?
老芸说:好,找来饼鏊子做烙饼吧。烧什么柴火?烧麦秸吧,有吗?
老文说:有点儿。这不成了煮豆燃箕么?
老芸说:多少年来,就是这样做烙饼,没人想这么多。
老文说:书读多了,人就矫情。
老芸说:家不和,你就不矫情了。
老文说:外面下雨。
老芸说:移到屋里。
老文说:没灶。
老芸说:真笨,用三块石头架起来。
老文说:烟多。
老芸说:没事,还能烘一下麦子。
老文说:听你的。
老芸说:不急,天还早,先和上面。
老文说:中,不矫情了。
(十一)
老文说:看来孩子们好象不大愿意吃土货。
老芸说:饿他们一回,就好了。
老文说:土货有营养。
老芸说:他们说,别听人家咋唬,土粮洋面,其实味儿都差不多,营养也差不多。
老文说:现在的调味儿太多,把土味儿都压没了。
老芸说:到山上种麦子时,让孩子也帮你。
老文说:他们也帮不上忙。
老芸说:能帮多少是多少。那怕看看呢,反正他们也没事。
老文说:现在的孩子对农活深恶痛绝。
老芸说:你小时候也是吧?
老文说:太累人了。到了一定年龄,才会觉着是田园牧歌。
老芸说:至少让孙子孙女知道种地的难,这样他们才会好好吃饭。
老文说:现在村里的孩子,不愿意种地,他们总想着进城里。
老芸说:咱们那时不也是这样?想进城,就得好好学习。
老文说:还记着北学校的灯光。
老芸说:没几个人考上。
老文说:现在城里人想让孩子去农村看看。
(十二)
老芸说:你说,那个谁家的女人和人家跑了?
老文说:你看你,说啥呢,人家的事,说这干啥?人家嫁过来没有地种,老公在外打工,她就带着孩子在娘家住,方便照顾老人孩子。
老芸说:不说说这事,心里空。
老文说:那也不能这样说人家呀?
老芸说:说着说着就跑偏了。
老文说:在城里你也是这样?
老芸说;说是的看了什么电视,说里面的演员如何如何,离了多少次婚,找了多少人。
老文说:明星不怕人家说,只要说他们就行,他们要的就是出名。村里多事,就是让你们这样的人乱咬舌头搞的。
老芸说;你们男人不也是整天胡说八道、吹牛放炮?
老文说:饼烙好了,盖好了,不要凉了。准备菜吧,孩子们一回来就炒,能吃上饭。
老芸说:俺回次家,咋就这么累呢?
老文说:累才快乐。
老芸说;今儿(今天)就这,明儿(明天)要是山地能种麦,大家都去。
羑河纪事系列均为原创
2021年10月10日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