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销声匿迹这件事儿,小万做得相当到位。
印象中他一直是个热情分子,喜欢热闹聚会,好盘点人脉关系。从前最常听他聊起的话题就是,今天又认识了行业内的某某高管,有资源;参加了某个品牌发布会,和众位来宾互相留了名片,这是资源;通过朋友认识了新朋友,新朋友是某世界五百强公司的中层领导,资源啊……
小万非常注重人脉资源的建立,用他的原话来说:“多认识人,就是一种资源的培养,对事业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我们一度送他“社交达人”的称号,所以才对他最近渐渐消失的倾向,表示诧异。
后来有次新车发布会上,遇见他在现场,看他言谈举止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与甲方沟通时一改从前的攀交,变得沉稳成熟。说得再直白点,就是有范儿了。
我们两人好久未见,便聊起来。我好奇他最近忙些什么,居然性情有些变化。
他一边笑自己都是瞎忙,一边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小万从前一如我们所想,是个社交达人,喜欢攀交各路朋友与客户;他一直坚持认为结识的每个人都能为其所用,都是朋友圈的拓展。
直到前不久,他离开原有单位,正式创业。
他创办了自己的营销公司,以为凭借原有的媒体资源和人脉关系,创业之路必然畅通无阻,也许能迅速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可事实是他的愿望还没来得及开展,就落空了。
他当时联系了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客户,希望对方能够帮自己拿下一个正在推广的项目。
在联系之前,小万是很有把握的,他说他跟这个客户吃过几次饭,对方喝完酒拍着胸脯对他说:“有事你说话。”然而,等到关键时刻,小万倒是开口询问了,客户却说:“此项目的招标是按流程走的,你的公司才成立不久,人手不够,名气不大,以后有机会再说。”
小万说他的心情瞬间跌落,但他不死心,接连把电话打到了可能帮助他的几个重要客户那里,均得到了大同小异的回复:“小万啊,你的公司才成立不久,好好做,前途无量啊。”
才几天的工夫,小万就气馁得无以复加。他想不通,明明也就客户一句话的事儿,怎么实现起来这么困难?
说到这里,小万笑笑说:“其实,脑子一转弯也就想通了,人家凭什么要换掉原来的合作伙伴,接受半路杀出、资历尚不足、能力未知的我?我能给他带来什么效益,或者收益?”
小万无疑是聪明的,他经此一役之后,深刻地反省了自己,暂时性地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大项目,转而走中小项目的路线。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加上他本身就具有的营销能力和媒介资源,渐渐地,公司扩招了几个人,在圈内的名声渐起,底气充足了;他转而找到从前通讯录里存下的联络名单,寻找可行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