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互吹,战术自贬

  黄方星

  不记得和朋友说起一件什么事,她说了一句“商业互吹,战术自贬。我身边很多人都这样,我也是的。”

  什么意思?就是相互吹捧对方很厉害,自己比不上对方,没有对方说的那么好,对方才是厉害的人。是谦虚吗?不见得。因为这种场景大多出现在两个成绩差不多的人相互询问学习情况的时候,而且是都在极力掩饰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大概是不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我很努力学习”的印象。

  可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学生不就应该努力学习吗?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朋友给了我一个解释“因为怕自己努力了也做的不够好,而且也想给别人留下一种自己不用怎么学习就可以取得很好成绩的学习鬼才的印象。”但是别人怎么看,对我们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曾经和另外一个朋友也谈及过这种现象,她说“每次考前,明明有些人就很认真认真地在复习,但是当别人问你你有没有复习时,却在极力掩饰,说什么玩了一整个周末,背了一书包的资料和作业,最后连书包都没有打开……你不觉得这种行为很虚伪吗?所以每次别人问我我有没有复习的时候,你问了我的情况,我会如实讲,就算我的收获和付出没有成正比。而且你有没有复习,你的进度与我又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当时这种“商业互吹,战术自贬”现象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不算少。就在和这个朋友谈完之后,我也决定去抵制这种风气。恰巧那个周末返校的第二天就是次月考,刚刚好就有人问我有没有复习,我说我复习了一下午的地理(好像是的吧)。然后当时周围好几个人就听到了,齐刷刷地看向我,其中就有人好大声的说“哇,你居然周末搞复习了”,我就问了一句“你们难道没有看书吗”,当然,他们的答案是没有。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年级名列前茅的,我真的不相信他们周末没有搞学习。不过也没关系,和我干系也不大,虽然最后的成绩我考得确实不咋滴,但是也没有人来在我面前说三道四。

  为什么我用这句“说三道四”?因为真的会有人看到你的努力付出得不到收获的时候对你指指点点。高中一个同学A的努力在附近几个班里是出了名的,而且努力时长是以年计算的那种,但是她的成绩在高三最后两三个月前是一直不怎么理想的,算不上中上游,甚至可能达不到省划线的“一批”。而另一个女生B,尽管不怎么努力,熬夜玩游戏,上午的前三节课都在睡觉,但她成绩始终很好,是班级为数不多的可以稳稳达到985、211标准的人选。B似乎也因此自傲,曾当着很多人的面讲“努力有什么用,你看看A那么努力,成绩还不是不好。”

  像这种比较极端的事情当然很少很少,毕竟大家对努力的人还是心存敬佩的,别人能够靠努力得来的东西终究是你靠耍耍嘴皮子弄不坏的。最后,A的高考成绩好像比B高了二十多分。倘若同学A因为B的不屑而对自己的努力遮遮掩掩,改变自己的方式,她最终是不可能一点一点进步,最终取得比自己最初分班时好那么多的成绩的,而B也因为自己的漫不经心付出了代价,与211、双一流无缘了。

  “商业互捧,战术自贬”不过是一种掩人耳目也欺骗自己的表面功夫,这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倒不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有人问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巴菲特的回答是不要让外界消息和他人情绪影响自己。仅就学习而言,“天道酬勤”这种自古以来不变的定律,我们相信它,但是又因为自己的小聪明和过分在意外界的声音吃了多少亏?为什么不试着放下那些莫须有的纷杂之音,不管是哪个领域的,向内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别人眼中的不真实的自己还是自己切实感受得到的那个温热跳动着的、有力的力量?

  • 关于音乐的文章
  • 风中的向日葵
  • 丁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