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建党精神推进统计工作
文/吴琼
2021年11月8日——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顾我党百年奋斗史,取得了光辉伟大的成就。作为当今统计人,应该将建党精神融入到统计工作中,不断推进统计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坚定信念,站稳立场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共产党人,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党从成立之初起,就科学地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我们党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正确发展道路。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正是因为理想信念的坚定和政治立场的站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民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无数考验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不竭动力的源泉。总书记也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奋斗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作为一名统计干部,更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在不忘初心中坚守定力,才能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二、依法统计,去伪存真
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一直以来提倡全面依法治国,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依法依规行使可以造福人民,违法违规行使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党中央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国家对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这就意味着对统计数据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否,直接决定了以此为依据的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性,做到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全面、客观、适用,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每一位统计人毕生要为之奋斗的事业和永恒的工作主题。作为一名统计干部,尤其是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反复学习、经常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时刻对照反省、自觉规范言行,守住统计数据的生命线。
三、加强学习,不断提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着力改造主观世界。我党历来重视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以便更好的指导实际的实践活动。加强党员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素质,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必须要时可加强自身学习,强化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为统计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关于音乐的文章
- 风中的向日葵
- 丁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