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吴琼

  蛟河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在下属幅员辽阔的各乡镇街中,村多地广,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员占绝大多数。研究农村地区当前统计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基层统计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面,就笔者在基层统计工作站任职的经验,谈一下基层统计队伍建设。

  一、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方法比较死板,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各级政府部门和党政工作,凡事要求实事求是,讲原则、重实际,这是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最基本方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也是统计人员肩负的重大使命。这就容易形成基层统计人员在开展统计工作过程中,过于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状态。我们也应看到,万事万物都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在不断更新换代,村级党组织和乡镇政府的工作也是一样,在科技不断发展、时代日益进步的当今社会中,突破固有模式、展现新的工作姿态也是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掌握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可以化零为整、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些镇、村统计人员开展工作多年来不变的使用同一套路线,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

  (二)农村年青一代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一些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发达,饮水、通电、贸易等情况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致使一些农村青年产生了“走出去”的想法。特别是近年来政府机构为基层大力提供培训学习的便利条件,不仅组织了各种培训班供农村青年前来学习,还外聘专业技术人员下农村,为农民讲解各种科学知识,传授大家各类技术手艺,很多人学成之后外出务工,在开阔了自己视野、提高了个人收入的同时,也出现了村干部和留守村民严重老龄化的局面。一些思想开放、眼光独特的青壮年错过了参与统计工作的机会。

  (三)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不容忽视。在农村现有人员老龄化的基础上,有些农村还比较封闭,生活方式还很传统,人员受教育程度也偏低。头脑中缺乏了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意识,是开展基层工作困难的根源。首先,很多农村统计人员本身不注重学习,自身素质和思想水平就无法提高;其次,村班子不及时开展学习活动,村民不主动接受教育,整个村的精神面貌就会落后。还有的村落科技不发达,网络、媒体等高科技尚未普及,这就造成了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获取的信息量较少,接受新鲜事物缓慢,特别是在办公电子化的今天,很多统计人员虽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办事,但还不会使用电脑,对于智能手机的操作也相对生疏,这就严重影响了工作的速度。就拿刚刚过去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来讲,上级的要求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工工整整的字迹和数码,填写满满几大箱子的表格,送到市局一张一张进行审核。而是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企业微信,直接录入、上报,市级、省级、国家随时点开都能看到。但有相当一部分普查员不懂得企业微信的操作,从工作开始之前进行培训时起学习,到了后期仍旧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用纸质备用表填写,一边找身边的年轻人帮助其共同进行录入。严重的阻碍了工作进展,也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四)农业发展缓慢和单一造成了基层统计人员思想懒惰。目前,我市农作物播种品种还是局限于传统的玉米、大豆、黑木耳、蔬菜等传统种类,几乎每户农户每年种植的品种和面积都没有什么变化、这就导致了基层统计人员在上报农业报表时根据自己的经验闭门造车,每一年的数据按照上年的数据来估算填报,越来越少的实际入户去调查。

  二、原因分析

  深入了解,总体来看,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是部分基层组织对统计工作的认知不够,造成了对统计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没有亲身投入过统计工作的人都会认为,统计就是查数,最后把总数汇报给上级,根本不了解统计的真正意义。对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抓得不够,精力投入少,经费上投入更少,甚至不投入,无具体强化措施,反而忽略了抓农村统计队伍建设的基础性、重要性和长期性。

  二是教育投入严重缺失和滞后,不适宜基层统计工作的客观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教育治理方法的意识不强,不主动、不积极、不创新。

  三是对农业统计工作不够重视。正常情况下,某一地区的气候、土壤、温湿度等条件是稳定不变的,因而,每一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种类、产量也是基本不变的。例如,蛟河市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种植玉米和大豆,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都在种植着此类农作物,这就导致了农村统计工作者们在进行农业统计的时候,产生了慵懒懈怠的思想,不去入户实地调查,认为自己根据以往经验闭门造车,就能估计出每年相差无几的数字来。

  四是乡镇街统计工作站站长的人员不稳定,更换频繁,导致了现有的基层统计队伍成员大多数缺乏经验,对“统计”一词的真正意义和深远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三、思考与对策

  抓好农村地区统计队伍的整治和转化,推进统计工作向上发展,要紧扣农村统计工作实际,在“难”点上下功夫、在创新上下力气。

  (一)要树典型、抓带动,做到“赶有目标”,针对部分基层组织和统计人员履职意识淡薄、发展观念落后、甘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实际,首先要从带动上入手,树典型、重示范。在树典型上要处理好“点”与“面”的互动关系,突破“点”、带动“面”,做好“点”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培训带动功能。其次要强化思想激励。通过召开片区调度会、现场培训会等,不断进行经验交流,激发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三是要明确责任,合理设置指导内容和方式,并严格考核,明确奖惩,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二)开展深入走访活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作为县市区统计机构,我们不能一味的坐在办公室里等待基层数据的上报,而是应该走下去,本着真心交流、耐心解惑、细心问难、诚信服务的工作宗旨,切记走马观花,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深入走访活动,要带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开展,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村镇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切实地掌握基层统计队伍现状,了解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基层统计工作的真正内涵,并不是简单的查数、上报,要让基层统计工作者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担负起肩上的责任。

  (三)把文化教育、普及科学技术的应用面积放在当前第一位。一个人只有丰富了自己的头脑,用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够彻底的走出低俗,走向高雅文明的生活。统计人员自身文明素质提高了,办事能力也会提高,工作方法也会得到转变;农村统计工作者受到更多的教育才会明白更多的道理、接受更新鲜的事物,思维模式、传统理念才能得以转变。正所谓外界条件只能够改变事物表面,内在因素才是影响事物的根本。

  (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将高素质、高学历、经验足、耐心足的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中来。为基层统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平台,使统计人员能够长期任职,稳定基层统计队伍。

  

  • 喝奶茶请小声一点是什么梗 秋天第一杯奶茶为什么火了
  • 蒙太奇是什么意思?
  • 看完不寒而栗!带你详解《隐秘的角落》中细思极恐的黑化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