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何物
魏清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情为何物,爱情是什么?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似乎很难说得清,道得明。
不过,可以肯定地说,真正的爱情——是男女之间最可爱,最宝贵、最真挚的感情,它是美好的、甜蜜的,人人都向往,个个都追求,古往今来,爱情一直是文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而且,“爱、恨、情、仇”中,“爱”排在第一位。
在文学、诗歌、戏剧、电影、电视等各种文化艺术中,爱情往往表现得缠绵悱恻,撕心裂肺,轰轰烈烈,令人荡气回肠。情节也大多为曲曲折折,悲悲切切,催人泪下;要不就是喜气洋洋,终成眷属,皆大欢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多半是亳无修饰,素面朝天,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
真正的爱情,往往不仅仅只是男女双方生理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冲动,同时,也是两情相悦,彼此倾心,相互在思想上理解,在心灵上相通,在共同的生活中长久的关怀和爱护。
普通人的爱情,简直普通得如同白开水一样,然而,这白开水的爱情却能品出淡淡的甘甜,充满温馨,让人久久回味,有时甚至还会醉人!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爱情,一种平常人难得的爱情。
日常生活中不乏有如此的爱情,我曾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件事。
深秋的一个晚上,大约七点多钟,天下着淅沥沥的细雨,夜幕下显得有些阴沉,水雾迷漫整个街上,路上的行人已经不多了。
这天,我进城办完事后,准备乘公交车返回市郊的家。
上了车,在车厢右边的第二排坐下,乘客只有两、三个,这趟远途客车每隔20分钟一班,我只好耐心地等候着。
天更加黑了,仍然下着小雨,坐在空空荡荡的车廂里,浑身感到丝丝的凉意。
司机是个年轻小伙子,正坐在驾驶室里拿着抹布来回地擦拭着挡风玻璃窗上的雾气。
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女子从车的前门上来,跨上踏步,她左手拉住扶手,右手抱着个东面,显得十分吃力,她脸色苍白,一绺湿湿的头发散落下来遮住了她的眼晴,雨水顺着她的面颊不断往下流,她没撑雨伞,浑身湿透,看来已经走了不少的路程。她在第一排坐位旁边站住了,然后把抱在怀中的保温饭盒小心地拿出来,轻轻搁在坐位上,转过身对前面的司机说:“喂,还不快来吃饭,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吧!”小伙子听到熟悉的声音,急忙离开坐位,敏捷地转过头来——他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迈开腿跨过引擎盖奔了过来,望着浑身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的妻子,心疼地用手撩开她额头上的头发,抱怨说:
“你看你,又不带把伞,下雨了,也不晓得打个车。”
“开始只是毛毛雨,我以为下这点小雨没啥子关系,没想到还是打湿了。你快吃饭吧,要不冷了!”
“要得,你快把头发揩干了,小心得感冒。”说完,小伙子利索地从司机座的靠背上扯下块干毛巾塞在妻子手里。
“不要管我,天冷,赶快趁热吃!”
“噢。”小伙子应答着。
妻子一边用毛巾擦着头发,一边默默地看着他的男人,“味道还好吧?我刚学会做的酸菜鱼,你放心吃,里面的刺我都挑出来了。”
“嗯,嗯……”小伙子端着饭盒,埋着头大口大口地扒饭。
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听着这小俩口的对话,我仿佛觉得车廂里一下子变得温暖起来。“味道还好吧?我刚学会做的酸菜鱼……里面的刺我都挑出来了。”这些话也让我久久难忘。
是的,一位作家说得好:“情,不是在誓言里,也不是在纸上,而是体现在相互体谅和关怀之中;情,是一种天长地久的相互渗透,是一种融入彼此生命的温暖。”
我心里不由涌出一种感慨,这位作家的话说得很透,很深刻,耐人寻思。爱情其实就是应该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两个相爱的人心心相印,互相扶持,无论健康或疾病,无论富有或贫穷,永相廝守,不离不弃,持子之手,与子偕老。
然而,时下所向往的“爱情”,所追求的幸福,往往是“拿多少钱?有多少存款?有房吗?有车吗?”双方一心所想得到的,首先并非感情的融冾,也不是彼此的互相关心呵护,更不曾想到要为对方多做些什么,关爱些什么,而是只顾眼前物质方面的追求,经济上的满足,生活中的享受,这种太现实的“爱”,这种变了味的“爱”,这种以自我为中人心的“情”,这种物质胜精神的“情”,在这平淡得很,却又纯洁得像泉水般的爱情面前,难道不显得苍白无力而无地自容吗?
我欣赏这样的一句话:“在爱情这个王国里,你找对了一个人,就找对了整个人生。”爱情最重要的是找暖心的人,而不是找冰冷的物。
我还在想,是不是应该提醒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容貌和财富虽然可以帮人实现婚姻,即便是表面上看去令人眼花缭乱、富丽堂皇的结合,却难以收获到真正的爱情,豪宅并不代表和谐的家,金钱也代表不了人生的幸福。倘若你和你要找的人都想拥有真正的爱情,那么,必须首先弄清楚“情为何物,爱情是什么?”否则,刚开始以为自己找对了,到头来却事与愿违,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不仅不能如愿以偿地享受这称之为“爱情”的爱情,甚至还会为此生出许多烦恼、忧伤、懊悔和不幸……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自己亲手酿出的苦酒,自己去喝干。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 用我一执之念,换你三寸日光
- 风过无痕
- 勇敢走过生命和爱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