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冬天

  “今天家里下雪了。”晚上,妈妈和远在山东的婶婶视频聊天时,婶婶向妈妈诉说着山东老家那边的天气。想着,在湖北见到一场雪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见到大雪纷飞的画面了,这么一说,还有点想念小时候故乡的冬天呢。冬天的记忆虽不如春、夏、秋一样美,但它也独具自己的特色。

  故乡的冬天总是来的很突然,让人有点措手不及。在记忆的深处,每年一进入阳历十一月份,晚上就感觉非常冷了,五、六点钟之后,安静的村庄一下子就变得漆黑,幽长的马路上不见一个人影,整个村庄就似乎开始沉沉的睡去,莽莽苍苍的催人入眠。即使是在白天,也感觉天是阴蒙蒙的,很少看到太阳。就连平素里活跃的炊烟,也如同散了精神,直直地悬在房顶上,丁点不得张扬。只有烟村里零零碎碎的鸡鸣狗吠、人喧笑语,才让人读出一丝难得的温馨。夏天的时候,大汗淋漓,烈日炎炎,总是想念冬天的好,可一旦到了冬天,冻的连手都伸不出来,又盼望着冬天早点过去。

  记忆里故乡的冬天,对洁白的冰雪是有着特殊的感情的,因为有了雪的陪伴,仿佛我和小伙伴们的寒假不在显得那么的单调和无聊。清晨,推开窗户,地面上,大树上,车棚上,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我迫不及待地穿好衣服,戴好手套,叫上姐姐和哥哥出去玩雪。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堆一个大雪人,首先,我们要把雪聚起来,我们用铁锹挖雪,撒到同一个地方。雪已经聚的差不多的时候,先把一部分雪堆成一个大雪球,然后用两根树枝插在两旁当胳膊,身体就做完了。接下来做头,先把另一部分的雪堆成一个小雪球,用一个冰棍当鼻子,再用两片黄瓜当眼睛,头就做好了。最后把头放在身体的上面,雪人就堆好了。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高兴极了。

  当然,对于雪的玩法,还有更刺激的,那就是打雪仗。打雪仗是人越多越好,玩的也越热闹。约好几个小伙伴,来到屋后的场院(农村用于加工农作物的场地,一般面积比较大)内,划好各自的区域,一声令下,我们立刻投入战斗。我们各自躲在车子后面,准备“子弹”,我负责观察敌情。忽然,我看到对方冒出了一个小脑袋,我赶紧和我的小伙伴向对方“开火”。只见三个雪团从空中飞过,正好打在了对方的头上,我们这组都笑了。我又大叫一声:“同志们,狠狠地打呀!”小伙伴们立刻扔出雪球。这一些雪球几乎同时飞了出去,雪球飞落到他们身上立刻碎裂了。对方一看没有办法,只好认输举手投降。通过这一番雪仗下来,我们通红的小手都冒着腾腾的热气,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感觉全身都舒展开了,甚是舒服。雪是洁白无暇的,是可爱的,是多姿的。雪给小时候的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笑,也给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

  对于故乡的冬天,在水上滑冰也成了小伙伴们的欢乐时光,以往碧波荡漾的湖面早已封冻成诺大的滑冰场。记得小时候,我和哥哥路过一条河,看到河面已经结冰,于是我们就欢呼雀跃的奔跑到河面上,来来回回的开始滑冰。正玩的起兴,有一处河面忽然冰裂开了,我的左脚立马陷了进去,我下意识用右手抓住了岸边的树枝,大喊一声“哥哥救我!”哥哥立马跑到岸边把我拉了上午,上岸之后,真是又惊又怕。

  后来,长大后读了大学,每年学校放寒假都会回家,大多数同学们的寒假估计都是宅在被窝里靠追剧渡过的,而我不然。因为我家是在集市上卖猪肉的,从放假到家的第一刻起,我就每天跟猪打交道。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和父亲一起把猪肉装到车上去,然后拉到集(北方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每五天循环一次,俗称赶集)上去卖。山东的冬天是很冷的,有时可达到零下15度以下,而我们却站在寒风呼啸的大街上,任凭它们像刀割一样在我的脸上肆虐,手也冻得通红,只有依靠双手不断摩擦获取点热量。等到终于熬到了中午,就可以收摊准备回家吃饭了,这时就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午饭罢后,短暂的休憩一下,差不多下午三、四点钟就又要到食品站准备帮忙杀猪,为第二天的出摊做准备。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循环着,在春节来临之前,这大概就是我寒假的日常了。

  冬天的记忆在天空凝结成浓浓的雾,在原野集成厚厚的雪,在湖面结成薄薄的冰,在树林化成素素的雾凇,也在我的记忆里泛起朵朵浪花,温暖着我、温馨着我。使儿时的回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变成一首甜甜的歌,荡漾在房间内,流淌在我心间。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董少瑞)

  

  • 关于音乐的文章
  • 风中的向日葵
  • 丁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