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你有一份成长指南请查收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事业的接续发展,离不开一茬又一茬的队伍跟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年轻干部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加速成长成才,在工作生活中注重培养三项技能。

  一、架天线,增强学习的“信号”,避免思想僵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年轻干部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充分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广泛涉猎,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不弥补知识“缺陷”,思路和决策就会出现“缺点”;不补齐能力“短板”,实践和工作就会出现“短路”。年轻干部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架好学习的“天线”,使学习的“信号”始终“满格”,学会用新知识、新论断、新观点弥补理论上的“空缺”,努力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要多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向榜样学习、向群众学习,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常学常新,遇事多请教、多思考,做到学有所得、得有所用,进而提高处理事情的敏锐性。

  二、接地气,提高为民的“温度”,避免脱离群众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年轻干部做任何工作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为民服务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敲敲键盘,喊喊口号,而是要抛下高学历姿态,放下身段、俯下身子,融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做到说“群众话”、干“群众事”、走“群众路”,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和他们面对面、心交心,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多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真正走近群众,直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增进和群众的真情实感,做他们的“知心人”“交心人”“好朋友”,切实与群众“打成一片”。

  三、让我上,树好实践的“影子”,避免纸上谈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不经历非常之事,难以成非常之才,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最好课堂,年轻干部要多到基层一线实践锻炼,锤炼党性,做到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自己的“影子”。在艰难的任务面前,要把“让我上”“我先上”喊得更响、更亮。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历风雨是难以成大器的,年轻干部不仅要做书本上的“理论家”,更要做敢于探索的“实践家”,多一些“磕磕绊绊”的历练和“惶恐不安”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勇气,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难时刻豁得出去。要“多迈脚步子、少耍嘴皮子”,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和本职工作中奋勇争先、担当作为,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摸爬滚打”中锻炼自己,在“急难险重”中磨砺自己,才能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年轻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走,需要长期的磨炼,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年轻干部要坚持不断修炼自我,正确对待“年轻”二字,把年轻的优势和干劲充分发挥出来,努力成为新征程上合格的接班人,做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作者:董少瑞,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

  

  • 关于音乐的文章
  • 风中的向日葵
  • 丁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