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攒
赵延华
早晨婆婆打电话,让把腰带给她送过来,她腰疼得厉害。
我匆忙赶到她家,才看到老两口在收拾房间,客厅里沙发和地板上堆满了衣服、被褥,卧室门口堵的进都进不去。连忙问这是咋了?公公叹口气,说你妈忽然记起要收拾房间,昨天陪她才翻了一个柜子,这腰就不行了。
我把婆婆从衣服堆里解救出来,绑好腰带,让她安生坐床上指挥,我来收拾。问她咋舍得收拾柜子了?不是一年推一年,这件新的了不能扔,哪件能穿了不敢扔,都给您藏着掩着么。她失笑着说再不收拾衣柜满的都快溢出来了,东西实在没地方放。我说哪咱可得提前说好,不穿的衣服坚决不能留,我说扔就扔,您可得狠下心来。公公戴好帽子说他出去遛弯,省的现场看见你娘俩扔东西心口子疼。
其实我早就对婆婆这两间卧室的衣柜蠢蠢欲动了。实在是没眼看,挤得真是连手指头都插不进去。可要把东西翻出来细看,没一件能用的上。就是个怀旧杂货铺,每一件东西和衣服婆婆都如数家珍,叨叨给我讲着背后的故事。老两口年轻时穿过的衣服鞋子军大衣,公公从参军到工作后的工作证、奖状、荣誉证;年过半百的大姐参加工作时穿过的白大褂;二姐加油站发的蓝色工服;三姐结婚时穿的红呢子长裙;大哥半旧手织的红毛衣;包括小儿子也就是我爱人上中学时穿的一双跑鞋还好好待在鞋盒里。大外孙女都当妈妈了,两三岁时戴的帽子她外婆还给留着;甚至我十二岁女儿刚出生时穿了的婴儿服还有。我提溜着问老人家,你是不是留着等我生三胎了再好穿呀;数不胜数……。
最后用了多半天的时间,在我扔婆婆捡的拉锯战中又进行了二次淘汰,除过老两口现在穿的衣服及她实在宝贝不能扔的东西外,我用了六个大号垃圾袋,用床单、被罩捆绑了四大包,按旧衣服一公斤四块的行情总共拍卖的七十五元,我豪爽的再添十五元给她一张百元大钞完结了此事。
说婆婆舍不得扔东西,其实我妈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生活习惯。每次去她哪没进厨房前,我就知道冰箱里肯定塞满了瓶瓶罐罐,装的都是她自己腌制的咸菜和各类泡菜。我说不健康对身体不好不要吃,她强词夺理说自己做的新鲜,干净安全,这不吃了一辈子啥事都没有么。卫生间浴缸永远堆满了纸箱、空瓶子,旧报纸。现在都没人上门收了,还留着干嘛呢?她笑嘻嘻地说我又没去垃圾桶捡,这些都干净着呢,是自家用过留着的,等卖了钱好让我外孙零花。
我无语,节约大概是她们这一代人的风格吧。慢慢地把我也同化了,下意识的开始留意,家里用过的包装盒、快递纸箱什么的都不扔了,堆一起放着,等我妈来了好给她个惊喜,让她高高兴兴地当宝贝带回去。时间久了,女儿也遗传了这个优良作风,每次学校喝完的饮料瓶、废纸什么的周末都会背回来,说她婆婆喜欢攒瓶子,都给她送过去。甚至于有次老公进门手里提着个废纸箱,在我疑惑的眼神中说看见五楼楼道里扔的了,估计不要了,给你妈留着……。
能把我们这个喜欢极简,断舍离的小家生活习惯改过来,不得不说父母辈功不可没啊。我们作为儿女总想让父母接受自己的观念,健康生活,不要节俭,不要攒破烂。可父母和我们不是一代人,生活经历不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人老了有这种舍不得旧物件、积攒杂物是正常的心理,也是一种情怀。他们并不是为了以后用得上,只是需要满满一屋子东西给自己带来充实感,让自己感到物质不匮乏。而且经常摆弄一下自己积攒的物品,是种精神寄托,也是生活乐趣。看着旧物件想想从前的日子,想想不在身边各自忙碌的儿孙们,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 关于音乐的文章
- 风中的向日葵
- 丁香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