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東西,是不對的。這連小孩子都知道。但有樣東西,大家,無論小孩還是大人都愛偷,而且不覺得有什麽不對,心照不宣的偷得那麽理所應當,心裏美滋滋的。 究竟什麽這麽有趣呢?自然是稍縱即逝的光陰。 我們常說的忙裏偷閑,就是這樣。而且在忙碌的時光裏面偷得的那一點清閑,會讓人覺得格外的來之不易,特别的珍貴。清閑無聊的人兒,哪有機會偷來那份樂趣兒。 那麽,這偷得的樂趣,隻能往我們最緊張和忙碌的時光裏去尋。于是,我的思緒便萦繞在高中的那會苦樂清甜的時光裏面了。想想那分秒必掙的被各種學習安排的規規矩矩的一天裏處處都是偷閑的樂趣兒。 大清早兒的晨操,就那集合的一小會兒,大家站成一排,把腦袋往身旁的同學肩膀一搭,閉着眼小續一覺兒,直到一班接一班的跑到自己,才舍得睜開眼,邁開腿,跑順了,竟也可閉着眼,養着神,跟着跑。直到跑完兩圈,再集合,又跟原先一樣如法炮制。這偷來的覺兒,睡得并不舒服,還要提防着老師,不過短短的幾分鍾,但大家一如兒時做遊戲一般享受着,樂此不疲。據說雞是站着睡覺的,不禁想我們都是一排排歪頭睡覺的呆雞。 然而,在課堂或自習上的話,偷睡起來,就遠沒有在早操上的容易而且心安理得了。高高壘起的小書山是最好的掩護,左右前後的桌鄰是最好的崗哨:我睡一會兒,幫我盯一下,老師來了叫我啊。偷睡之前囑咐一句,就安心了。還要做好僞裝,鋪開課本,放好紙筆,趴在上面就能悄然入眠了。隻等被胳膊一捅,一個機靈,擡起腦袋做讀書狀,訣竅就是千萬不要左右尋看老師在哪兒,否則就穿幫了,尤其那臉上的壓痕和沒打起精神的雙眼不免會出賣你。我們跟老師打遊擊戰一般。其實,老師是理解我們的辛苦和疲憊,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你不是真的要把教室當卧室,小小的休息一會兒,老師大多是默許的。不過,對于偷睡,大家還是難爲情的! 課堂上偷看閑書,一如偷睡一般的享受,看得格外有味道,好像占了老大便宜。我習慣上課時三心二用,邊聽課,邊看字帖,邊練字或抄樂譜或做練習題或篆刻一會兒,覺得這樣子,偷得了好多時光,什麽也沒耽誤,好像多活了好幾堂課的時間。單調的課堂一下子豐富多彩起來,時間不是被偷走,反而更緊湊了。而且你不會犯困,因爲幹着感興趣的事,而且還占着便宜,自己美滋滋的,精神極了,倒比單聽課來的有效率。後來,我學了經濟學的均衡理論,發現這樣做也是很有道理的。每一種東西的效用是遞減的,處理好各要素的邊際配比可以提高均衡水平。這是複雜的理論,但在偷閑實踐中,我們竟無意實現了。 即便是在考試的緊張氣氛裏,草紙也可以成爲我們偷樂大舞台,畫會兒畫兒,尤其監考老師的畫像,抄會試卷上的美言佳句,練會字等等,總有百般樂趣。這樣放松心情,打發過剩的考試時間再合适不過。當然也會拿小刀切橡皮,剝出很薄的一層,或一點一點的修鉛筆,木屑一絲絲的,修的又細又長。這樣的閑情,隻有在考試那樣緊張的氣氛裏能偷得來。 熄燈哨後的時光本應該是睡覺的時光,然而,這時我們最愛點上蠟燭,偷來個把小時去學習、背書或做試卷,好像格外有效率。之後,還要偷來一段時間,大家一番熱鬧的舍談或一起聽鬼故事,津津有味,興緻盎然,竟不覺困了,一直過了午夜。 其實,我們偷的時光又豈止這些,在那個辛苦充實緊張又不自在的歲月裏,偷閑慰藉着我們不安分的心,好似一大片滾綠的草原上的一朵朵小紅花,可人極了,在記憶的莽原上最是招人喜愛。 偷樂或者偷趣,是在本屬于一件正常的或規定的事情的時間裏,你做了另外的你喜歡的事兒。它實在不可多得,更不易得,也隻有在忙裏偷得。 那麽,現在的你我還能像那時一樣處處偷來許多閑趣麽? [ 本帖最後由 李興文 于 2013-12-30 21:4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