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寒冷,天邊有霞;遙夜暗不可測,夜空有星;大地寂寞荒涼,地上有花。   若說地上也冷,有花燃向天涯;若說路上也黑,還有柳暗花明。外婆說過,鬧霞落地成花,星落入人間是燈。踏遍千山萬水的人,始信菊是地上的霞,荷是水上的星。   飛鳥有翼,總飛不過霞光去;走獸有爪,也興不起雲和霧。那就到傳說裏去找朝陽的鳳,還有興雲吐霧的龍。圖騰級别的神鳥神獸,滿足着初民憧憬祥瑞安甯的盛世,也滿足着初民崇拜非凡的能力,崇拜祖先,解釋人類的起源,卻解決不了現實以及人生無常帶給人的恐懼和憂患。隻有精神的力量才能驅散恐懼和憂患,地上的花朵開在那裏就是一種振奮人心的精神,不害怕,不焦慮。當人缺少什麽,花總微笑在側。梅傲雪而無意争春;蘭清雅而甘于寂寞;荷喜悅而潔身自好;菊自得而不趨炎熱。百花各有各的高超出衆,用不着神話再去締造非凡的花。   “三人一日去看花”,那回猜不出字謎,與同學結伴去問老夏老師。年已七十,被返聘來教我們語文的老夏老師,一口就報出謎底是個春字。眼裏有花心裏無花的年齡懂什麽叫看花?更不會領略春。那時能感受的大多是驚喜目光的事物,所以眼裏隻有花,心裏隻有自己。所見是鮮麗的花冠,即便花有香,也不辨香烈香幽,更不懂花的品格。年事漸長,才懂得三人看花妙在分享,早春裏擇個雪日尋梅,最得驚喜。春花中的尊貴者有報春的梅花,望春的玉蘭,送春的牡丹。争春的桃李是錦上添花之輩,不懂得盼春與惜春,更耐不住寂寞。桃李的價值是讓熱鬧更見熱鬧,讓繁榮更顯繁榮。   賞花。欣賞者,欣賞對象,這是欣賞者和花的關系。賞花時人明明是投以賞識和羨慕的眼光,卻有優越感,還霸道。見了滿樹的花骨朵,人一味嫌花開得遲;見了盛開之花,人又嫌花少了半開時的矜持。自以爲是的人一向把花看成是成功者的飾物,才想不到花是人精神世界裏缺少什麽時,自然總給人以補償的禮物。蘇東坡能領受自然的愛意和教導,“隻恐夜深花睡去”的海棠花讓顧影自憐的蘇東坡一掃頹唐萎靡,轉爲豁達灑脫。人觀賞花,花啓示人,這才是賞花者和花更深層次的關系。   那天日暮,母親指給我看雪地上的梅竹圖:雞踏竹葉,犬踩梅花。當時我正拿着苘麻果蘸了洋紅壓年糕,小手一按就開出一朵菊花來。我怎麽就不會由雪地上雞犬的足印聯想到枝頭的花與葉呢?母親多病而受窮,心裏卻裝着美麗的事物,比方花、鳥、月亮、戲曲。梅花在母親那裏不僅僅是美麗的花,還是健康和富裕的預約。真佩服沒讀過書的母親能讓花有花的價值,讓生活有生活的樣子。   梅、蘭、荷、菊,是女孩名的常用字。剛上小學的我好羨慕那些以花爲名的同學,回家問母親,有沒有給我起過小名?母親說父親給我報戶口時,取名龍英,我聽到戶口冊上的名字裏有個英字,多少有些釋然,好歹裏面有花。母親喜歡蘭,隻是那個名早記錄在冊,母親沒有堅持叫我蘭。長大後見識了洋蘭,知道梅蘭竹菊中的蘭特指國蘭,花雅,香幽,葉美。洋蘭中的蝴蝶蘭、卡特蘭一味花大,花鮮妍而無香,葉的觀賞性較差。還是中國蘭花更有内涵。蘭花清雅素淡,孤芳自賞,不與群芳争豔。蘭香清馨幽遠,不以無人賞而不芳。蘭葉剛柔并濟,四季常青,随意伸展,婀娜多姿。蘭天生是我們做人的楷模,難怪母親曾有心給我取個蘭的名字。民間給小孩取名時,往往将父母希冀的或小孩所缺的帶進名字裏去,小孩長大後才完善。女子沒有如花的容貌不要緊,還可以心境如花,氣質如蘭。可惜我沒有女兒,否則定給她取名蘭。   愛梅,古人尤甚,強調“梅花繞屋”和“進廊攬梅”,有些蘇東坡愛竹到不可居無竹的程度。梅花确實讓人刮目相看,那麽薄嫩的花瓣,就是能沖寂飄香,敵過冰刀霜劍的封殺。小時候喜歡聽花仙的故事,《龍城錄》中有一則傳奇,傳說隋開皇中,趙師雄于羅浮山遇一女郎。與之語,則芳香襲人,語言清麗,遂相飲竟醉,及覺,乃在大梅樹下。那時候做夢都想遇見梅花仙子,想象中梅花仙子應該跟戲台上的刀馬旦一樣超群絕倫,着上靠子,挺槍立馬,威風凜凜;褪下戎裝,素色衫裙,一身書卷氣。長大後踏雪尋梅、月下觀梅的事自然沒少幹過。就在今年驚蟄日,氣溫驟升至29攝氏度,我去公園訪梅。英雄也有氣短時,但見一樹樹梅花魂枯枝頭。原來美是有後盾支撐的,有了溫度的友好和霜雪做對手,才能成就梅花激勵人的事業。當今社會人人都争着當光彩奪目的花,其實這個社會需要許多人去當枝葉、泥土和溫度。   生于荷花蕩邊,少年時代過着“花爲四壁船爲家”的生活,我跟荷花特别親。巧的是我的生日在荷花的生日(民間有荷花的生日是六月二十四日之說)附近,加上自己沒出過水痘,按母親的說法,隻有前世是看花園的或者草木投胎的人才不出水痘。小時候我疑心自己前世是荷花,不然從小看荷花,怎麽看盛開的荷花都是似曾相似的笑臉呢?長大後有一日覺出荷花原來有着菩薩慈眉善目的臉。自此暗示自己要心生喜悅并示人喜悅,寬恕别人,也寬恕自己,不爲生死過失所染,才能活出自己的樣子來。   植物中菊科植物種類最多,那些歡呼的菊能燃遍大地的角角落落,絕不是自然界中的偶然。大抵心安即是家,菊科植物的怡然自得、樂觀随和成就了它們強大的适應能力,處處可爲家,處處就是菊的家。蒲公英對生命的遠方充滿期待不是停留在空想裏,而是付之于飛翔,落到哪裏,就在哪裏開花。如果人也去效仿蒲公英,哪裏還有悲觀的容身之所?菊,恬靜,堅貞,樂觀,絢爛而不媚世,衆多而不欺世,淡然而不出世。要理解生命的課題,多學學怒放的菊。   大地寂寞荒涼,地上有花。這種驚奇是天然的,人造不出來。但人活着就得如花,燃起生命之火,烤熱雙手去幹點什麽,來應答滄桑無序的人世。 ---------我謹保證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發表于中财論壇。并保證,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發表之情形,否則本人願承擔一切法律責任。謹授權中财招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權負責本作品的發表和轉載等相關事宜,未經中财招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授權,其他媒體一律不得轉載。 [ 本帖最後由 葦岸-弦歌 于 2013-11-23 20:2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