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便不是愛花的女子。猶記得,兒時的端午節前後,表姐總是摘一籃子茉莉或是别的花朵來我家,說是要送給我戴。而我總是不願意那種戴得滿頭皆花的瘋狂。而且那茉莉花總是隻有一日的雪白與動人,第二天就枯黃得似沾滿污漬的茶杯。我很是不喜歡它的嬌氣的品性,故此兒時的我,雖一直留着長辮子,卻始終不曾有過滿頭花香的瘋狂。
再大一些,母親一次去縣城看病時,爲我買回來了一朵布花。那是一朵火紅的牡丹,中間是布做的花蕊,旁邊是閃亮的輕紗圍成的幾圈花瓣,最下方還有美麗的蝴蝶般的觸須做成的裝飾。精美的造型與動人心弦的火紅,引起了我的好感。因爲是布做的,所以我知道它不會凋謝。它不會凋謝,就可以陪伴我很久,于是喜愛之情便油然而生。
我忍不住伸出雙手,輕輕地撫摸着那朵花。可是因爲花腳是粘在金屬的發夾上的,于是隻一動,那花便脫落了。我因此而受到了母親嚴厲的責罰。于是,自那之後,我對什麽花都失去了一個女子該有的熱情。
再後來,步入青春期,我蓄養了一頭常令路人側目的青絲。頭上卻始終不綴任何繁瑣的飾物,更不要說戴花了。我以爲我此生永遠不會爲任何花朵而動心,一直到我無意中遇上—木棉花。
那是我經過下伍堡的街道時,遠遠便望見一樹樹的火紅。走近那團火紅,忍不住停留在它身下,因了那滿眼炫目的紅而不舍離去。我久久地仰起頭,仰望着那些耀眼的紅色的花朵。因爲沒有樹葉,所以乍一眼看去,很像是落了一樹的火鳥。
樹枝是枯黑色的,簡單到蕭瑟。可是那些火紅的精靈,卻那樣精神抖數,妖娆無比的矗立在枯枝上。似乎忘記了它沒有綠葉的襯托,它隻是孤獨的綻放。想起,木棉花的花語是:“珍惜身邊的人”。一時間,心頭便似有千軍萬馬碾過。
眼前的木棉花,立時便幻化做一個身穿紅衣的女子,盈盈含笑站立在我面前。她告訴我她本出身寒門,卻不曾因爲沒有良好的出身而放棄自己,而是選擇了要在艱難中,綻放出自己獨有的美麗。她積極地爲自己的綻放而做着一切力所能及的努力。她珍惜生命予以她的一切,包括平凡,包括責任。
眼前的木棉花,忽然又搖身一變,又變成一對夫妻,妻子身着鮮紅,翩翩起舞,而丈夫則沉默厚重,默默相伴。木棉花樹下,有多少仰望的男子,而妻子卻始終眷戀着丈夫予以的執着不變的溫暖。妻子知道,她之所以得以妖娆綻放,是那個平凡的樹枝丈夫給予了她足夠的營養。
盤旋在木棉花下,思緒在花瓣間漫步。恍如走進一片起伏不息的激動人心的海洋,久久不願歸去。
身旁,有陽光照射下來,卻因爲木棉花樹的遮蔽,而仍感清涼絲絲。
木棉花,是花朵,卻有樹的擔當,你看,它也能爲我帶來無數的陰涼。
木棉花,是樹,卻也有花的嬌豔,你看,它引得我在它身旁久久地彷徨!
木棉花,是自信的,因爲沒有綠葉的陪伴,它也依然有勇氣在枯枝上綻放。
木棉花,更是美麗妖娆的,因爲它沒有綠葉的襯托,也能令我久久神往,隻見一次,便一生難忘。
那次回來之後,木棉花的風采令我難以忘懷。等我再次去觀賞那幾樹的木棉花時,它便因爲街道的擴建而被蹤迹全無了。
心頭有些許失落,不過轉而釋然。因爲我相信,世間一切相遇皆有因果與緣法。木棉花與我相遇,之後便永遠消失,它定然不是來留給我無盡的思念的。而是來告訴我,要做一個像它一樣的女子。是花,卻有樹的擔當與堅強,是樹,卻不曾遺失花的妖娆與嬌柔。它是來告訴我,要珍惜身旁的人,是因爲有他們愛與呵護,我才得以做自己。
木棉花,令我神往與眷戀的花朵,木棉花,帶給我感悟與收獲的花朵,感謝,此生,讓我遇見你!予以我一個清晰的坐标:身爲女子當如木棉花!
[ 本帖最後由 李興文 于 2014-3-29 19:59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