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新中心區靠前海的位置新辟了一個濱海公園,周末得以前往。
剛走進公園,一股的海腥味夾雜着臭味随風吹來,不禁皺了皺眉頭。周末,來公園的人不少。左邊,靠進園路比較遠的位置,兩撥人穿着足球服在草地上群情激昂地宣洩着春日的騷動;右邊,一片小松樹林已漸成形;紅黃磚塊砌成的路道蜿蜒在寬闊的草地中間,逶迤成蛇形,伸向波浪起伏的遠處;路道,有騎行的單車一族,也有悠閑散漫的步行者,孩子的風筝在天空中毫無遮攔地升高、升高。
好大的一個公園。新栽的樹木搖曳在暴雨來臨前的風中,一對大小無人看管毛發全黑的狗狗,在一處比較偏僻的荒草地盡情地戲鬧、玩耍。一株野花暈染着黃色的小花朵,盛開在大片空曠的草地,驕傲而獨立。我和阿C走向海邊,往那片灘塗走去。
腥臭味更加地撲鼻而來,習慣性地用手捂住嘴,明知掩耳盜鈴,也難改這樣的陋習。想撤退往回走,被阿C強拉着,說:既然來了,就把它看完。
經過一大片比較深的海水區,走道上沒有任何圍欄設施,走得有點心悸,一不小心,就有摔下去的危險。圍欄倒是圍在右側下面的荒草地 。往前,就是一片淤泥的灘塗。從一座高速的橋下穿過,幾個十三四歲左右的孩子正脫了鞋,嘻嘻鬧鬧地往褐色的淤泥踩去。
再往前走,一大片灘塗呈現在眼前。仔細看去,已結成硬塊的泥地上,很多的小螃蟹橫着身子,在繁忙地穿梭往來,見人的走動聲,馬上警覺似地鑽進它的屋子裏,地面上隻留下一個個圓形的小洞。我想頑皮地伸手,看能不能抓住其中一隻,卻始終沒能做出這樣的動作。如果是在小時候,定然會不顧如今自認優雅的身姿,早就伸手往洞穴裏摸去。歲月把一個曾經天真無邪的孩子,打磨成一位故着矜持,遠離泥土的客人。
幾株成排幹枯無葉的樹,毫無生機地立在泥地裏,極像是在冬季裏沉睡而不知季節已然變更,其實是不知什麽時間死去的紅樹。一些泥鳅樣的跳跳魚在比較濕滑的泥水裏不停地上下跳動,其彈跳力無可比拟。靜觀,前面不遠處,兩隻白色的海鳥一會兒起飛,一會兒又落下,像是在怡然自得地表演,更像是在捕捉魚蝦覓食果腹。我拿出相機,天色陰沉,距離太遠,鏡頭不易捕捉到它固定不變的姿勢。
靠右就是比較低窪寬闊的海水面,水裏遊動着幾搜裝沙的貨船,正準備開出港口,往前方寬闊的海平面駛去。不遠處正是大規模開發建設中的大鏟灣港口。
天上的烏雲一直翻騰着,滾湧着,風推着笨重的雲團慢慢從頭頂踩過,水墨色的天空與地上褐色的淤泥墨綠色的海水渾然融爲一體。海對面的左前方,一座山被亦濃亦淡的霧紗輕輕柔柔地牽拉着、撕扯着,阿C說:有風,雨就暫時不會下。
往回走,走過橋下的一大片淤泥地,看到了更多的海鳥在覓食。不确定是什麽鳥,或許還有野鴨,亞麻色,蹦蹦跳跳地,無憂無慮地,一會兒又拍着翅膀歡快地飛向另一處。
這就是目前規劃中的前海一部分。它讓我在最具現代化的城市,開發最完善的城區, 覓到了一絲曾經漁民生活的痕迹。我想象着那時的漁民在海裏捕魚遠航的情景,想象着海鷗飛翔,野鴨、水鳥成群在海面覓食翩飛,想象着漁舟唱晚,晚霞映照着漁船歸航,一派繁忙的歡樂景象。而如今,這裏因爲開發建設,曾經寬闊的海域已變爲灘塗,死海裏飄蕩着腥臭的氣息。曾經爲保護堤岸做出特殊貢獻最具生态價值的紅樹,爲海洋生物繁衍栖息提供理想場所的紅樹,也因爲灘塗的形成而被人爲地抛棄!如今,隻能作爲這裏曾經是海的見證,留下時日不多的氣息。
這就是如今殘存暫未開發的前海,屬于政府儲備中的用地,因暫無開發計劃,把它作爲臨時公園,供周邊的居民,做休閑遊玩的場所。
規劃中的前海,是目前本市最重要的一項規模設施。 通過以後的填海,辟出大片的空闊地,作爲以後發展的巨大空間。
我想象不出那些鳥兒,如果這裏填海以後,它們該飛往何處,哪裏又是它們可以栖息的天堂——委身于世的理想世界!
[ 本帖最後由 李曉萍 于 2014-4-6 12:3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