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所有的舊都放出光芒 我是一個惜物的人,總舍不得扔下一針一線。老公埋怨這舍不得丢那舍不得丢時,我總斜睨着他說如果不是這樣,不把你早丢了?我總懷着美好和天真的願望:這個世界應該沒有無用之物。所以,我的生活除了瞻前,還多了顧後——如何處理一大堆貌似無用的舊物。 我想,物也是知道人間冷暖的,要不怎麽有熱脹冷縮的物理現象呢?隻是物不能用言語表達,它隻有碎裂的時候才發出嘤嘤之鳴。人可以良禽擇木而栖,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物卻逃脫不了遭遺棄的命運。有懷才不遇的人,就有懷才不遇的物;有被忽略的人,就有被忽略的物;有郁郁而終的人,也就有郁郁而終的物。萬物皆堪垂憐。 我無力改變人的命運,包括自身的命運,那麽我至少可以改變身邊物的命運,賦予它們一個好前程,一個全新生活。我在人堆裏活不出一個朝代,那麽我要在物堆裏活出一個朝代。我可以給一個舊茶杯封官進爵,捧在手裏,恩寵有加;我可以讓一件雨水白的舊衣服做我的愛妃,重新活出喜悅;我還可以讓一本泛黃的舊書抖落灰塵,成爲我床頭嬌客。 當賦予了一件舊物全新命運,我是由衷喜悅的。我把一對過去衣服裏時興的海綿墊肩做洗碗的抹布;我把一瓶化妝水用完了的瓶子裝上清水,插上綠蘿,放在辦公室桌上,還有那些不用了的面霜拿來搽手等等。我把那些松垮的半新半舊的棉布裙作爲單睡衣,絨裏子的舊棉襖作爲棉睡衣,不僅感覺熨貼、随意、舒适,而且多了一份物以至用的喜悅。除了家裏舊舍不得扔,還在妹妹那裏抱了一大堆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但是無論我怎樣做到力均、仁愛,但總顧及不暇。面對家裏層出不窮的舊,我有了一個君王的煩惱,如何治理這一子民衆多的國家。 憐舊更多是一種感情因素吧。既然是舊,肯定是陪你走過了一段歲月。新是陌生的,舊是熟悉的;新是沒有故事的,舊是有故事的;新是沒有喜怒哀樂的,舊是有喜怒哀樂的。舊愛新歡,新裏隻有歡,隻有舊裏才有愛吧。舊是與我有着血緣關系的親人,就像睽離太久的父母兄弟。時代變了,風格變了,曾經相親相愛的物與人之間就有了長久的疏隔,你策馬前行,物還在倚門倚闾,它隻能目送你,但是你總不忍相棄而去。 這次搬新屋,是清理山河的大好時候。在新的大朝庭下,我準備讓舊重新建功立業。“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而我想給每一片舊都找一個溫暖的歸宿,讓每一片舊都放出光芒。 家搬了一、兩個月,舊物還沒有清理好,确實有幾分剪不斷、理還亂。恰好有人想租我的舊房子,我隻好把一堆看上去還中意,舍不得扔的舊氣喘咻咻地搬到新家,另一些抓緊分類送人。實在是忙不過來,心就煩了,太不起眼的就扔吧。回到新家,看見我上氣不接下氣搬來的一大堆又要重新整理塞到新櫃子裏的舊,我不覺迷惑了,它們是不是隻換了一個地方塵封呢? 你不能要求時代回到有軌電車的舊上海,聆聽張愛玲筆下電車的“哐哐”聲。有些舊建築可以保留,有些舊建築必須推倒重來。知識也在每天更新,不僅是舊物,一個舊思想的人也終将被時代抛棄。 如何對待舊?就是在該珍惜的時候珍惜,在它沒有舊之前,在你一眼相中它的時候,視若珍寶,直到你不再愛它。而不是在它舊了,再贖罪似地給它一杯羹的愛。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麽,所有的時刻都将是一種無瑕的美麗。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聲再見,也要在心裏存着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遇到一件鍾意的物亦應如此,愛到極緻,無悔凋零。 讓我們不辜負生活中的每一寸新。“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不要再汲汲于給舊找到一點用途,讓它發出螢火蟲的微光,而是就讓所有的舊在回憶裏發出光芒——木材燃燒散發出的芳香而溫暖的光焰! [ 本帖最後由 許玲琴 于 2014-5-13 14:28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