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安静的人
文∕胡成斌
早晨,看着阳光,看着美好一天的初醒。窗外的清风蠢蠢欲动,尘埃所到之处,烟火味围着家开始转。我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白雾笼罩着大地,万物像披着纱布一样,白茫茫的。远处的小山看不见顶,树林像在捉迷藏一样,东躲西藏,忽隐忽现。我被它团团包围,仿佛成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过了许久,浓雾渐渐地变薄了,我能模糊地看清远处的楼房和树木,草地上像下了雨般湿漉漉的,我只需呼一口气就会有一团白色气体从我嘴中喷出来,有趣极了。
是黎明打开了这个多彩的家园,风在树林里,滑动着一片红叶,那些上下跳跃的丽影,沙沙作响。我在红叶之外,站着一动不动,此刻,整个世界静静地看着五彩仙子来到人间,那些被时光按低的枯草,只有望而兴叹的份。阳光在每一个早晨出现时,我的双肩顶着阳光,将脚步放进温暖,走在河堤路上,给擦肩而过的清风一个微笑,我看见河湾里的流水,对着我吟诵起小桥流水的节奏,那些银色的浪花很美,没有任何瑕疵玲珑剔透,透着不易察觉的欢愉,我远远地看着,心里舒坦脚步也变得轻盈。看,天空辽阔高远,太阳睡眼朦胧,腼腆温存,小草穿上米黄色的大衣,花儿收回红裙绿衫,找到归宿,柳树收起柔嫩绿叶,挺立风中,蝴蝶变成蛹藏与地下,麦苗披着银装酣然入梦。
我喜欢在每个早晨,用脚步丈量清欢,喜欢将自己放进有阳光的土路上,那些忙碌的人走远了,觅食的小鸟,从我头顶飞了一个弧形,将阳光的色彩拉亮了,那些落叶,静悄悄地微眯在阳光里,享用着安然,目送着我的来与去。去村委会路边那条小河,走不进我的记忆,只在我的倒影里存在,水中的我默不作声,若隐若现的样子,让我有些猜不透了。一阵慌乱,我急忙将影子从水中拽上来,竟然没有沾上水珠,只是被河水虚晃了一下。
此时的风暖暖的,没有吵杂声,这个清晨很温顺,我顺着河的清闲,自顾自的一步一步走去,山在路以外,等着我的靠近、到来。冬日的暖阳,虽然少了一份夏天时的骄横,但多了一份格外的热情;虽然少了一份夏天时的肆无忌惮,但多了一份含蓄如水般的宁静;虽然少了一份夏天时的热烈,但多了一份畅快与淋漓。穿云破雾的暖阳,柔柔的披洒在人们的身上,把人的心扉熏得特别的宽敞。走在撤满冬日暖阳的路上,湛蓝静谥的天空,暖烘烘的阳光,挥去了严寒,给人带来清闲、恬静、逸然的融融温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我懒得开口说道,喜欢用目光收起一面水镜,偷偷装进心里。这一刻,我的心软和了佷多,看山山青,看水水秀,看人也随和了起来。那些看见我无动于衷的人,也就心安理得了。一个有墨香的窗口,我看见执笔人握紧的手,临摹岀的深沉在纸上,墨时轻时重,行云流水在笔尖吐露云卷云舒、情意绵绵。
一夜北风那个吹,落叶铺天盖地。清晨,挥动扫帚的人不说话,一边边划拉着霜叶,那个高大的身影有些微驼,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扫地的吱啦声轻缓有节奏,跃上肩头的黄叶被他拍走、扫到了拐角处。他是个有故事的人,只是不再说出口。从那些嘀嘀咕咕声里,我听到了一个故事。
那年,日子过得有些紧巴巴的,父亲初中毕业,凭着一腔热血,在村委会当会计,在家开荒种地,小日子也勉强过得去了。看着村里学校教室不能满足孩子上学,他动了恻隐心,和村两委班子商量自己贷款,发动群众捐木材,新建校舍。村里因没有公路,出行都难更何谈发展经济,“想致富,先修路”,父亲始终把这句话牢记在心。去乡镇集市是全体村民每天进出的必经之路,这几条路原本就窄,有的是沿河道而下的羊肠小道,都是村民出行必经之路,农副产品全靠肩挑背扛,父亲动员村民出钱出力修公路,但如今已变成了漂亮、平整的水泥路。贫瘠的山谷欢呼声炸开了锅,那个场景让那个年代开始苏醒、沸腾。使得代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们从饥饿的边缘走向了富有,那个执着的带头人,从此销声匿迹,在安静的山村,他成了位安静的人,悄悄地融入在日复一日的操劳中。
风总会情不自禁地翻动着,那些远去的繁华,悄然而去。而那些初来乍到的朝霞,总在东方升起。总有一些人,远远地祈祷、祝福,在精彩纷呈处,揣着最美的一瞥,静静地笑了。
- 莲香公祠畅想
- 长安故里
- 一切顺其自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