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身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友人A,爸妈都是事业比较有所建树的人,自己也算高收入人群。有一次大家一起聚着玩麻将,古代智慧就是这么奇妙,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经久不衰。突然聊到买衣服这个事情,大家就在说现在商场里的衣服贵又不好看,当然很大可能是我们先觉得它贵为了不买它的借口。然后友人A就说衣服穿着舒服就行,指着自己的衣服说,这50,裤子30,我和妈逛街的时候看见打折买的,棉布的舒服。其他人立马附和说的太对了,衣服就是要自己穿的舒适。但当时我的第一想法是他明明大多数都是七八百、上千的衣服,但是他嘴里说出来他的“穷”就是感觉是一种不羁的态度。

再比如友人B,爸妈是领着最低退休工资的普通人,自己的工作也只刚够养自己。有一次大家一起出来玩,看到她脚上穿着一双蓝色耐克,对于一个对鞋没有什么兴趣的人,原谅我只能这么描述。就有人说这不是那个nike的某个款式,挺贵的。我当时恍惚看到她有一丝尴尬,但随后一飘而过,我以为我多虑了,她也只是笑了笑没说话。后来我和她单独出去,不知为什么又说道这双鞋,她说她的这双是高仿,才500多。脸上挂着终于吐露心声的表情。我觉得500多也不算便宜了,但她当时的表情却深深印在我脑子里,那是穷人害怕别人知道“穷”的表情。当然后来我慢慢对爱鞋之人有一些了解,也知道他们很看不上买高仿的人,觉得对不起原版,而我那几个里面恰好有爱鞋之人,也可能她只是因为这个不想说。

三五十与之五百差之甚多,但有些人就是轻松宣之于口,有些人却羞于宣之。似乎某些事某个词,一些人不配说,也不能说,说了就是丢了颜面漏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