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杂想

  黄方星

  我坐在教室里和前后左右的人嬉笑,此时已经上课了,但我还没有拿出书本,因为书桌里的书太多太乱了,旁边的同桌还在补觉。老师走了过来,但我们都没有察觉。很清晰的记得,那堂课我们要用的教材是物理的选修2。

  可物理是我放弃我热爱的生物化学,选择文科的唯一理由。为什么我会在高中毕业半年多,不碰物理一年多了之后还会梦见上物理课,而且还是在上最难的、文科生不用学的选修2?

  想想可能还是因为不甘心吧,自己的逻辑思维明显不够用,就是准备物理的学考的时候都不是很轻松。就算当初选择了理科,可能也不会学得很好的。就算晚出生几年遇上高考改革了也没有优势,历史物理必须选一样,可这两个都是我的噩梦:一没什么对物理内部逻辑的理解力,二没较好的记忆力,背了六年的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三湾改编的时间和意义还是不清楚。如果可以选择生物化学加地理该有多好,毕竟一直热爱的文科科目只有地理,而不能继续学生物化学则是我选了文科之后一直的遗憾。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很热爱生物和化学,或许是因为学它们的时候我的学科成绩还不赖,或许是因为喜欢那种正确解出一道题之后的成就感,像我喜欢数学一样,又或许只是出于与它们渐行渐远最终无法触及的距离感。

  仔细回忆,初中地理可不是我的长项,准备生地会考时,我们班地理老师还自己做了一个地理题库,让我们抽中午的时间去机房刷题。从春天到夏天,我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天的午睡在机房里一次次刷题,但是最终的会考也只拿到了一个B。

  到了高中,对地理的阴影还没有褪去,还被班主任任命为地理科代表,与地理的联系被加强,内心其实是有点抵触的。但是很幸运,遇到了一个特别幽默的老师,地理王老师经常上课给我们扯课外话,每次全班同学都会听得入迷,不知不觉中就下课了,还恋恋不舍地目送老师离开。仔细想想,整堂课老师敲黑板强调的知识点也没几个,但是全在他看似话家常的讲述中解释清楚了。高一那年的冬天,常德雾霾特别严重,但是常德也不是一个工业城市,于是人们就猜测是不是前不久开始运行的德山火电站的污染,网上就有很多声讨德山火电站的声音。就在我们也在讨论的时候,王老师专门挑了半节课给我们解释,常德冬季的雾霾成因,用大气环流知识为德山火电站洗清了“冤屈”——火电站位于城郊热力环流圈之外,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来自北方的冬季风。还给我们普及了常德夏天一直存在的酸雨污染的成因也是因为大气环流——夏季风将广东一带的工业污染吹了过来……刚刚下过的一场夏雨、前段时间突然的剧烈降温、人行道旁大树底下草的疏密程度、某个本土企业的发展史、常德城区的发展轨迹、学校旁边街道上店铺的更替等等都会被老师拿来当做话题分析一番,总是让我们在嬉笑中理解了书本上反复咀嚼背诵也记不下来的东西,也让我们渐渐的开始更加留心身边的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细微的变化和不足道的细节。

  虽说对地理仍是热爱,放不下生物化学,现在好像与它们都慢慢少了许多联系,但是好像也没有特别特别难过。有时还是会翻翻一些相关的公开课、公众号。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对什么东西都是见一个爱一个,而一旦深入了一点了解就不大愿意继续学习了。看见姐姐跳舞时格外优美也跑去学了一段时间舞蹈,但是每天的劈叉、下腰又让我很快放弃了舞蹈;看见街头自弹自唱的学生,觉得超级酷,于是兴冲冲买了把吉他去上启蒙课,铁丝的弦按得让指尖直生疼、踩不到老师给打的节拍,渐渐的也没了兴趣,只偶尔看见墙角落满灰尘的吉他罩子心会猛地抽搐一下;小时候因为太调皮,被妈妈送到画室里练练心,没想到那时候的我竟然对此兴趣极高,却因为种种原因停了好多年,初中想起了绘画又觉得不甘心,后来也断断续续学了几个月,终究还是没能坚持下来,房间画架上的那幅画好像还是两年前画了一半的雏形而已……

  不过如果对一样东西真的只是三分钟热度,可能它就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了吧。

  我想不管什么东西有乐趣才是根本吧,有乐趣才能够坚持去了解一件事物一门学问,尽管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进步得很慢很慢。但如果连学着都很痛苦,还怎么会有想不断了解的冲动,这样的“被迫”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虽然知道不管学什么都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但是还是不喜欢就着一样东西死抠老半天,可能更喜欢跳脱一点去学习。像书法,尽管算一算也练了好几年却还只是一个初级水平,一本贴没有写得很精就换了另一本很喜欢的贴,但是至少学的很快乐,现在也还是想要去了解书法的更多。

  回想了这么多,发现以前的重心完完全全是学校的学习,生活上的事有点被忽虑掉了一样,对未来该怎么走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方向。只是想到自己在什么方面都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从小到大的成绩、会的特长、喜欢的东西……现在最想要的可能是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的,想上一个台阶的那种。

  于我而言,死磕某样东西不大可能,最好的可能是学习更多的东西,对生活拥有更多的兴趣,充满活力的过好每一天,认真充实过好这四年,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也许我需要的就是这一份紧迫感吧。当然还是得继续深造,去更好的地方见更好的自己。

  也希望能够快一点遇见那个很会生活的、有自己的频率的自己。少做点梦,多做点事。

  • 爱,就一个字
  • 妈妈 远嫁的女儿想对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