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场,一路上紧赶,若不轻慢脚步,不知错过沿途多少。庸碌匆匆半生,咋眼一看,已是豆蔻。多年前,为信仰来到了雪域康巴,了解藏族特有藏传和本土淳朴风情。只身一人游于川藏各寺,往返来到稻城,稻城被誉为“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位于四川康巴藏区的甘孜南部。县城海拔3750米,是甘孜州第四高城。同时,名扬中外的康巴敦煌为代表,大香格里拉爆表的景区——亚丁。这里气候复杂多变,海拔落差温差大,地域悬殊,孕育了独特的原生态的人文景观,最引人的莫过于天成的温泉及浓郁的古朴风情、民族。出水口的水温一般为68℃,最高水温达80℃。还有被誉为“离最近的工程”万亩人工青杨林。

来到稻城亚丁。酷热的炎夏绝对是个好去处。时常能见到背着行囊的驴友和酷骑行、探险者、情侣们聚集到稻城亚丁。沿着山路喜来,忽闻天籁妙音般的民间歌谣,时隐时现,随清风雅音阵阵徐来,爬至山坳一处,只见一片片古木松竹, 盘跟错节,遮天蔽日 根深叶茂,高耸挺拔,在旁的一群藏民妇女穿着最爱的扎围裙在吟唱着他们当地的山野小调,萦绕整个山野......藏民穿的围裙藏语称“帮典”,是藏族妇女的藏装上的一种特殊标志。围裙织法独特,编织精密,美观大方,色彩鲜艳。这里有常年不化的皑皑冰雪,碧草翠湖,葱郁密林,冰清潺水,眺眼望去,山环相扣,铺青叠翠、空谷幽兰,鸟鸣禅悦,吟绕的佳画。真是一幅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美不胜收的世外桃源。我对这个水秀山明的山谷,久久不能释怀,一路拍摄,忙碌大半天,直至傍晚才下山。

藏族民间

不经意间,在稻城已是5天了,这几天,去了数位藏民家里学了如吃的爱茶、酥油果、酥油煎松茸,手工绣活、民间谚语,山野歌谣等......这时,一位阿婆手舞足蹈的哼起来歌谣唱到:

“拉珍啊拉珍,前面是一座什么山,山上为什么金光闪闪?”

接着唱到:“这是金子堆成的山,金子是佛光发出的啊,不是你的你莫贪啊,自古因果饶过谁啊。”又到:“的拉珍去了哪啊,多年也不回相见啊,全家想你都疯了,看看回到家里头.....”此时的阿婆止不住的无限流,一首欢快的歌谣瞬间勾起了对儿子的惆怅和无比。后来得知,她的儿子7岁了,一次在山上放牛,迷失山中,未的找着,全村寻觅数月,终得未果,村民一直认为被豺狼虎豹所啖。此时,我一手拍了拍阿婆的肩膀,递出几张纸给她擦拭,因的障碍,真不知如何安抚那颗纯洁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是伟大的....宽慰阿婆后,我就了去了下一站。

来到一个族群里,在这里,几位藏民向我口述他们当地的民间传闻,如《三女嫁一蛇》的。话说以前,有一户家有三个,其有一女,好食,其余不食。一日,上山覓花,不经意爬至高山,那里有一朵花十分好看,他就采了。刚采完就蹭出一条没有尾巴的蛇,问他:“你这老头子怎么采我的花?”说:“我家有个光吃花,到处的花都采完了,采来采去,采到这山上来了。”蛇言:“你采了我的花,你有三个,要嫁一个给我,不给的话,我就要吃你。”只好答应了。

急忙赶,大就来接她,看他采了一大背花,心头很高兴,言:“花倒是采了一大背,可采完花,出来了一个没有尾巴的蛇,说我采了它的花,要把嫁一个给它,不给的话,它就要吃我。”大说:“我不吃花,我不嫁。”转身就走了。这时,二来见采一大背花,心头很高兴,说:“花倒是采下一大背,可采完花,出来了一个没有尾巴的蛇,说我采了它的花,要把嫁一个给它,不给的话,它就要吃我。”二说:“我不吃花,也不嫁给蛇。”转身就走了。过了一会,三来到来到家前,看采了一大背花,心头很高兴,说:“花倒是采了一大背,可采完花,出来了一个没有尾巴的蛇,说我采了它的花,要把嫁一个给它,不给的话,它就要吃我。”三说:“花我要吃,蛇我去嫁,不要它吃你”。

第二天,没得尾巴的蛇就说亲来了。把三给了它,它对三说:“你走时啥子东西都不要,只要一碗天须,边走边撤”。它和三一边走,一边撤,走拢海子边,天须就撒完了。蛇让三逮住它的短尾巴,往海子里跳。她就闭上跳进了海子,一睁眼,就拢了一个大草坪,见了丫头说:“没有看见蛇,龙王的公子回来了,要我们领你进去。”她们就往里,碰到龙王的,龙女给了她九把钥匙,要她用九把钥匙去开九道门,要一把都不能错,才能与她哥哥成亲。三接过九把钥匙,一把把去开,一道门都没错,全都打开了。打开第九道门时,只见一个手拿金转经筒的美貌的男子坐在金床上,这个就是没得尾巴的蛇。三就和他成了亲。

一年后,他们回到娘家,龙公子就把他们的儿子变成了蛇儿子,装在一个箱子里,顺着一年前撒的天须回去了。回娘家后,他们还是把孩子放在箱子,他们还是把儿子装在箱子里,三喂儿子的奶也在箱子里,为娘很想看他们的儿子,想到把它装到箱子里,喂奶也在箱子里。她就趁他们出去的时候,去打开箱子,喂奶也在箱子里,为娘很看重他。想到把它装到箱子里喂奶看,一下钻出一条蛇,她吓倒了,赶快把箱子盖盖上,正好盖在蛇颈项上,蛇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位的儿子。

等归来,娘就对她说,“你的儿子装在箱子里头。你喂奶也在箱子里喂,我把箱子一开,钻出一蛇,盖子正好盖在蛇颈项上,蛇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位的儿子”。三对她说:“这是她把她变成这样的。”

三要回龙宫了,他们就让、娘、大姐、二姐一起去他们公司了,由他们供养。他们就顺着天须来到海子里,三要他们逮住蛇尾巴就往海子里跳,大姐,二姐不敢跳啊,三说:“不要怕,你们闭上,逮住尾巴就往龙宫跳,就到了龙宫。”劝了,劝他们一家人才刚于闭上,逮住蛇尾巴跳进了龙宫,过上了的。

阐述了,淳朴的藏民们为了生存与万物和谐相处之道,乃天地祥和之举。一人付出,全家,美满,这就是的伟大、无畏.....类似这样的、还有很多,很长。如《洪水冲天》、《青年与仙女》、《金子变牛粪》、《穷汉娶公主》、《狗带来的青稞种子》等等,歌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崇尚朴实勤劳,万物和谐相处之道。藏民对天地万物的敬仰、敬畏,一切认为皆是神的赏赐,编绘出飞禽走兽、豺狼虎豹、鱼鳖之属、龙天妖神等丰富的想象力。反应了当地民情的审美观、观、观及观的综合体现。

藏族风俗

康巴地区以藏传佛教、服饰、歌舞、民居、土陶等。藏族,在四川藏族人口一百多万,是除西藏外我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印经院、转经轮、雕像、大拜、甘露丸、哈达、嘎坞、壁画、唐卡和酥油花是藏族的传统。四川藏族的居室建筑大都依山垒石为室,聚居成寨;在牧区,因牧民逐水而居,其住房多为帐篷。藏族头饰除发型变化外,还佩带各种首饰。这里的男女都喜爱和七宝搭配,多半以金、银、铜制作精美的器具,如花纹镯子,嘎坞、戒指,项链,发饰,鼻烟盒、腰刀,以及银元、铜币等,作为装饰。藏族,古称“土蕃”,也称“博”或“博巴”,也有称“康巴”、“安多哇”、“哥邻”、“嘉绒哇”等。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文和民俗景观星罗棋布,随处可见,如西天瑶池新路海、阿须,又如传奇色彩的岭·格萨尔王神庙,古朴庄严的八帮、更庆、竹庆、更沙、丁青等古寺宝刹自构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信仰、人文、景观、天成的一片留息之地。千百年来,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康巴藏人用朴实敦厚,勤劳勇敢的智慧及超常的想象力,还有大的馈赠共筑了整个藏族人民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辉煌史篇。